新闻详情
棉花“保险+期货”模式近年被产业专家多次提出,并在新疆某些地区有所实施。内地能否推行?如何实施更能贴近实际,保障农民的抗风险需求?带着这些问题湖北省棉花协会开展了新年度棉花生产和种植保险试点调研
5月14日-16日湖北省棉花协会联合太平洋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江泰保险经纪人有限公司、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仙桃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国欣总会南方服务团队等单位到仙桃、天门、钟祥等地对棉花生产和种植保险进行了调研。下田间察看棉苗长势,组织农民座谈了解去年植棉收益和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灾害风险点。
通过调查了解到以上几个地区棉花面积相比去年,虽各乡镇有增有减,但总体面积略有增加。去年植棉收益相比前年有较大增幅,是今年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天门黄潭镇一姓潘农民介绍,去年风调雨顺,当地亩产最高籽棉达到700斤,籽棉交售价最高3.2元/斤,亩产值过2000元是黄豆、玉米的3倍收益。但为什么增长幅度很小呢?原因在于棉花相比常规的水稻、小麦、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且生长周期长,导致植棉劳动强度太大,在务农收入占农村家庭年收入比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农民偏向选择轻简种植作物;二是籽棉收购价还没达到农民期望值,农民们表示如果籽棉收购价能达到4元/斤,面积将有较大增长,但仍难以恢复到5年前的水平。
由于棉花种植模式多样化的推广,不少农民接受新的种植方式 ,比如种植直播棉,缩短棉花生长期;采用棉花与西瓜、玉米、小麦套种技术提高亩平产值;种植海岛棉与杂交棉嫁接棉苗,以提高棉花的抗旱、抗虫性;也有不少农民保持了传统的较为稳妥保产量的移栽棉种植方式。
湖北植棉灾害风险有其独特性,一是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6月份的干旱时日,9月份连续阴雨的采摘初期; 二是经常受枯黄萎病、盲春蟓等虫害困扰;三是影响棉花产值的灾害性比较隐蔽,没有稻谷、小麦等作物受灾表现明显,看着田间枝繁叶茂,但棉桃中没棉花,给灾害勘测带来一定的难度。据了解,我省以前部分地区尝试过政策性棉花种植保险,因农民理解、接受较为有限,收效不大。保险专家表示将继续开展内地棉花种植的调查与研究,开发出更能贴近内地实际的保险方案;建议推行棉花产值商业保险,合理利用棉花期货,以提高保险的实效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WRITE A MESSAGE TO US
热门资讯
- 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内地机采棉实验项目正式启动 2023-05-06
- 长江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产业形势分析会在武汉举行 2023-05-06
- 2023“银丰杯”中国棉花城市足球邀请赛在汉举行 2023-05-06
- 银丰棉花股份公司获得中国首批《可持续棉花生产认证证书》 2023-03-30
- 点亮互助微光 传承雷锋精神 2023-03-03

业务板块
公司多年来秉持互惠共赢的原则与全国各地客户开展贸易合作往来

关注”银丰棉花 ”
了解我们最新动态
地址: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7号银丰大厦3-4F
电话:027-82816348
Copyright © 2021 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 鄂ICP备2000294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