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11月8日,仙桃市毛嘴镇闵台村的村民一早就聚集到6组陈在武承包的棉花田边,只见田块垄壑清晰、矩阵有序,一朵朵吐絮饱满的棉桃张口欢笑,像是在迎接来客。棉田边还停着一台庞然大物,村支书许先军介绍,这是由省农科院调来的采棉机。今年,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棉花协会、荆州市农科院、仙桃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在闵台村开展机采棉种植和采收试验,当天将进行机械化采收。村民们只知道陈在武家今年的棉花种植方式与往年不同,还不时有农技专家到他家田里查看、测量,指导施肥喷药。半个月前棉花齐整吐絮,长势喜人,大家纷纷聚集起来,带着好奇和期待第一次见证棉花机械化采收。
上午九时五十分,采棉机启动进入田间。伴随着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采棉机将雪白的棉花吸入“体内”,经过之处只剩下棉杆。村民们无不惊叹科技的强大,议论着以后机采棉推广了,就再也不用猫在田里弓腰弯背辛苦摘棉了,一大片棉田,一会功夫就能全部摘完。
现场观摩完后,随即召开了湖北省机采棉机艺融合技术示范和机收交流会。来自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根据现场考察和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测算,认为棉花结铃和吐絮集中,吐絮畅、含絮力适中;一次性机收采净率89.8%,含杂率3.2%,达到了棉花机采技术指标;籽棉产量266.84公斤/亩,单产和长度均高于传统种植模式。会议同时认为,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机采棉配套清花加工技术的研发方面有待提高。
除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棉花协会等项目主办单位之外,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湖北省农业厅、供销社、仙桃市相关领导及各地棉花企业、棉花协会负责人共120多人。湖南银华集团董事长刘中军率湖南省棉花协会及部分棉花企业负责人共13人专程来鄂观摩考察。仙桃市副市长李少云到会致词,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讲话,仙桃市供销社主任杨芳介绍了试验基地经验,省农科院棉花栽培研究室主任王孝刚报告了机采棉研究的进展和发展建议,省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银丰集团副总经理赵辉作了会议总结。
会议一致认为,此次在湖北省内开展的机采棉机艺融合集成技术示范项目不仅在棉花种植和采收技术上有了新突破,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科研部门、行业协会、棉花产业联合发展的新路子,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穿针引线、以棉为媒,将科研与产业精准对接,有力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文件精神及有关消息,湖北省将建立棉花保护区200万亩,这将给湖北棉花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湖北省内推广棉花机械化采收,将从产业源头解决内地植棉成本高、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将湖北省乃至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留言
WRITE A MESSAGE TO US
热门资讯
- 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内地机采棉实验项目正式启动 2023-05-06
- 长江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产业形势分析会在武汉举行 2023-05-06
- 2023“银丰杯”中国棉花城市足球邀请赛在汉举行 2023-05-06
- 银丰棉花股份公司获得中国首批《可持续棉花生产认证证书》 2023-03-30
- 点亮互助微光 传承雷锋精神 2023-03-03

业务板块
公司多年来秉持互惠共赢的原则与全国各地客户开展贸易合作往来

关注”银丰棉花 ”
了解我们最新动态
地址: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7号银丰大厦3-4F
电话:027-82816348
Copyright © 2021 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 鄂ICP备2000294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